12月18日至19日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质量提升会召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院长、文博研究馆员王永平,福建省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文博研究馆员林峰,省“四普”厦门包片专家蓝东阳、赵晓樱、林诗捷,以及市四普办、各区文旅局、鼓浪屿管委会文保处、工作小组有关负责同志等出席会议。
质量提升会分为现场会议和实地指导两个阶段。
12月18日至19日,召开厦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质量提升现场会议。期间各区汇报“四普”普查数据,专家对四普数据逐个点评,旨在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升质量,确保文物普查工作能够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12月19日下午,专家组赴集美开展实地指导,对复查文物、修缮文以及新发现文物开展实地调研。
会议强调,一是充分肯定成效。截至目前厦门市已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2076处,占比厦门复查总数97.83%,其中六个区复查率均超过95%;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综合管理系统陆续上传试点数据702条;已调查新发现文物207处。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发布了不可移动文物线索征集公告,累计征集线索381条。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渠道发布四普宣传396条。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厦门市全体“四普”人的汗水和心血,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二是清醒面对问题。
正确认识面临的问题,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扎实深入学习。要把学到的知识、要求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对普查数据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各区、鼓浪屿管委会以及各相关单位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借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确保普查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