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 市政府 市人大 市政协
简体版 繁体版 无障碍通道
网站支持IPV6
  • 首页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互动交流
  • 部门业务

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动态
厦门9项非遗入选省级文旅融合推荐目录
时间:2024-09-13 15:49
微信 微博 QQ空间

  近年来,厦门市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一批福建省省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全省共84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厦门市推荐选送的厦门漆线雕、厦门珠绣、保生大帝信俗等9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及相关文旅场所和企业单位入选。

  一是强化政府引导,善用市场基础。市文旅局做好牵头工作,健全非遗传承体系,开展全域旅游规划、旅游产业规划、闽南文化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非遗+旅游+研学”为切入点,征集研究公布“厦门市十大非遗主题(研学)旅游路线”,涉及36个非遗相关场所、6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设立首批6个“厦门市非遗研学点”,示范带动非遗研学走深走实。2023年,厦门市海沧区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融合案例入选福建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案例。2024年5月,厦门市文旅局还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共有20个项目入选,并择优推荐为省级推荐目录。

  二是依托保护单位,发挥社会力量。重点支持和鼓励相关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尤其是生产性保护单位的相关企业主体自主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产品。鼓励开展“非遗+”,采取文旅融合方式开展课程培训和非遗技艺体验文化旅游项目,创新开发“古龙酱文化园”“鼓浪屿馅饼博物馆”“厦门香道博物馆”“惠和石文化园”等“非遗+”文旅项目,大大增加了非遗项目的受众,取得良好的宣传、传承效果。支持和鼓励胡里山炮台、鼓浪屿菽庄花园、老院子、同安影视城等旅游景区以及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等更多引入“+非遗”展示体验项目。

  三是保护文化生态,突出地方特色。建设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厦门),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保护文化生态。指导督促各区推进鼓浪屿、中山路、集美学村、海沧区青礁村等重点区域的保护,“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以及中山路、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分别被认定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厦门市成功获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城乡建设保留体现厦门特色,厦门地铁、公交候车亭、公园等公共建筑汲取闽南文化符号进行设计,闽南文化氛围、厦门地方文化特色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附件:厦门市入选项目情况

附件下载
  • 厦门市入选项目情况.xlsx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 上级主管部门

    • 福建广播电视局
    •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 文化和旅游部
  • 市政府部门网站

    • 厦门市政府
  • 局属单位

    • 厦门市图书馆
    • 厦门市文化馆
    • 厦门市博物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隐私声明| 使用帮助| 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21号 闽ICP备06013218号-3网站标识码:3502000053

通信地址: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95号邮编:361012

新媒体矩阵

  • 闽政通APP
  •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