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22-13-01-2025-024
- 备注/文号:厦文旅答复函〔2025〕127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日期:2025-06-26
明艳林委员:
您所提《进一步发挥省非遗“闽台青草药”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中的作用》(第20254017号),由市文旅局主办,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海沧区政府,卫健委、市委台办、市教育局会办。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关于保生青草药文化的非遗项目为“闽台青草药(厦门)”(以下简称闽台青草药),是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该项目的传承、交流主要内容有“保生讲坛”“闽台青草药文化研讨会”“青草药园研学”及“青草药‘六进’”等相关活动,活动涉及厦门、漳州、台湾金门等地区。
二、目前工作措施
(一)加强青草药基地建设,深化文化传承交流
1.慈济北宫文化扩容工程。海沧区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于2019年4月启动"慈济北宫文化扩容工程",投资500万元建设集非遗展演、药材博览、研学体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流基地。2024年召集闽台青草药专家委员会会议两场,邀请专家老师为青草药文化体系建设、青草药工作规划、闽台青草药公园提升改造等事宜出谋划策。
2.举办文化科技活动。支持举办海峡两岸(厦门)保生慈济文化活动。海沧区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常态化举办保生讲坛,邀请闽台青草药专家委员会的专家老师、文化学者、知名中医、药物学家、植物学家、非遗传承人等莅临开设讲座,2024年举办近20场。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和市科技局共同主办“2024年两岸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探索中医药产业的新赛道、新机遇、新发展。
3.加强海峡两岸及“海丝”沿线国家青草药合作交流。
推动国际交流,传习中心顾问陈耕教授等人于2024年1月共赴马来西亚马六甲参加“中马送王船”纪念活动,并发表《千古流传的保生青草药养生文化》《关于闽台青草药非遗与海丝沿线国家合作交流的思考》的主题演讲,调研考察马六甲鸡场街、保生慈济宫庙、武吉波浪华文小学等地的青草药文化。海沧区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先后接待台湾青草药专家、台南学甲慈济宫参访团、台湾中药权益促进会等参访交流,开展闽台青草药文化交流。2025年海沧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许子贤等人编著《保生青草药文化概述》正式出版。
(二)推进“闽台青草药”进学校
1.开展两岸高校师生互动,共同弘扬青草药文化
厦门医学院于2014年引进台湾特聘专家领衔学校化妆品研发平台,已研发出近20种中草药配方产品。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走进厦门医学院,110名来自两岸20所高校的营员探秘百草园,感受青草药简、便、验、廉的价值所在,推动闽台青草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展厦门大学学生交流体验活动、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2.将青草药文化融入中小学闽南文化交流
2011年开始,市教育局每年举办海峡两岸中学生闽南文化夏令营,两岸中学生欢聚厦门,共寻闽南文化。近几年来,厦门市海沧区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在海沧华附实验小学,湖里开禾小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南洋学院、集美区特殊教育学校等开展青草药文化交流科普活动,并在湖里开禾小学、湖明小学等学校试点学校建设"百草实践园"。2024年,海沧区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完成常态化教学174课时。
(三)推进“闽台青草药”产业振兴
1.推进青草药园区建设
2024年,传习中心配合市文化馆打造种植近百种闽台青草药的“菁悠园”。此外,传习中心还为灌口中学、南洋学院、集美特殊教育学校等设计建造百草园,并承担区文化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石塘卫生服务中心的百草园管理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近50个各类闽台青草药园区。
2.市卫健委加强中医药文化项目扶持立项
发布《2023年度厦门市扶持中医药发展专项立项名单和签订《项目任务书》的通知》,支持中医药文化类项目8项,其中文创类有“以杏林文化为载体的中医药文创品牌建设”等5项,影视宣传类有“《中医典籍里的厦门》——厦门中医药文化的一次寻源之路”等3项。
3.市科技局提升青草药科研水平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华侨亚热植物引种园),组织药用植物专家学者成立“闽台青草药开发利用创新团队”科研平台,和海沧区保生青草药传习中心合作,专门从事闽台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引种驯化、高效栽培,及其开发利用研究。2021年设立中医药产业化领域市级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支持并组织实施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特色中草药资源的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有力推动了闽台青草药的科研产业化。
(四)推进青草药文旅融合
1.建设重点展示平台,构建文化传承空间
近年来,海沧区建设了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馆、保生慈济文化展厅、文化中心青草药药圃、慈济北宫青草药园等青草药文化展示体验空间,成为社会各界旅游、参观、研学、交流的场所和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
2.推出文旅融合路线
开通"厦金研学直通车",开发"寻药金门·问道海沧"主题研学产品,2024年组织双向研学交流30批次。海沧区开发以妙吉祥——青草药——五组拳为核心的养生、旅游、传统医药特色研学路线。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推进青草药产业化。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支持包括闽台青草药在内的中医药领域科研和技术攻关,推动相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共同推动两岸闽台青草药文化交流和产业合作。二是创新文旅产业融合模式。推出“健康非遗之旅”精品线路,串联温厝慈济北宫、闽台草药园等节点,继续开展市文化馆“菁悠园”、海沧区文化馆青草园以及全市近50个企事业单位相关闽台青草药文化活动、研学活动,打造“保生药膳”美食品牌。三是继续推动非遗进校园。探索设计“闽台青草药”教育校本课程学习资料,加强非遗项目进校园相关工作的开展。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