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22-13-01-2025-013
- 备注/文号:厦文旅答复函〔2025〕114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日期:2025-06-20
陈希梅委员:
《关于提升厦门旅游景点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的提案》(第20252027号)收悉。由我单位会同市外办、湖里区政府、海沧区政府、同安区政府、翔安区政府、思明区政府、集美区政府、交通局、市场监管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 办理工作背景
入境旅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是展现城市国际形象的立体窗口和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厦门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沿海区位优势,系统推进国际旅游服务体系建设。针对陈希梅委员优化厦门旅游景点国际服务的建议,我局深入梳理目前已开展的工作,并提出今后推动计划。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强新媒体平台宣传。为提升厦门文旅国际传播效能,市文旅局创新构建Facebook、X(Twitter)、Instagram、YouTube、TikTok五大海外社媒矩阵,截至2025年6月,全球粉丝总量突破216万,实现总曝光量5470.2万次、互动量81.9万次、视频播放量140万次,在《中国城市海外社交媒体综合传播力指数》中位列全国第八,其中X平台传播力居首,Facebook与Instagram分列第三、第四。同步强化“厦门外事”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和英文网站等平台及时发布与厦门有关的旅游、文化、经济、政策等方面最新资讯,向在厦外籍人士和外界提供便利化服务信息,为厦门海外传播推介提供重要平台。
(二)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提升。为提升国际旅游服务品质,我市自2021年起系统推进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规范化管理,依据《厦门市市域范围内公共场所双语标志标识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方案》,对全市市域范围内公共场所双语标志标识进行规范提升,共摸底排查150808个双语标志标识牌,规范提升14151个。同步构建8处标准化旅游服务驿站,严格实行“八个有”服务标准并配备双语标识。2024年借力入境免签政策实施,启动A级景区提质行动,完成景区复核、驿站升级、服务提升等系列重点工作。推进灵玲马戏城“图形符号+中英韩三语+夜光标识+导览二维码”综合标识系统建设,完成天竺山景区635块中英双语标识升级;建成日月谷景区中日韩英四语导览体系,推动景区导览服务与国际标准接轨。
(三)建设双语智能导览系统。厦门市推出“乐游湖里”一站式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功能模块,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供景区信息查询、实时定位、智能导航及交互式服务,构建全天候文旅服务系统。该平台计划于五一期间升级全英文版本。翔安区以“翔安旅图”品牌为核心,整合区内重点旅游资源,在微信小程序及线下渠道部署中英双语服务系统,涵盖景区导览、交通指引、活动资讯、特色美食、民宿推荐等内容,并与市级“乐游厦门”平台对接,实现重点景区、民宿、商圈等多语种信息同步更新,全面提升旅游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
(四)提升入境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构建景区国际化服务矩阵,13家国家级5A、4A级核心景区全面配置外卡POS机与现金支付双通道,入境旅客凭出入境有效证件(永居证、护照、港澳台居住证、港澳台通行证等)可实现线上、线下便捷购票。同步完善多语种服务体系,我市A级景区已完成英文导览标识100%覆盖,配备英语讲解服务,部分重点景区增设日韩语种导览讲解服务。高崎机场国际到达区配置11种语言入境卡自助申报终端及七语种《在华支付指南》,设置多语种支付协助专员。市场监管部门落实涉旅投诉“1日内处置、7日内办结”要求,依法严查旅游消费违法行为。
(五)加强文旅宣传国际化表达。持续完善我市国际文旅宣传内容,依托“乐游厦门”、“翔安旅图”等平台,系统发布景区导览、节庆活动、消费地图等标准化中英文宣传素材信息,开展富有厦门特色的国际旅游推介活动。同时,指导我市文旅企业优化外语宣传材料,提升文旅信息国际传播精准度。
(六)营造全民英语学习氛围。厦门市积极谋划推出“小小文旅推荐官”培育计划,组建双语志愿服务队开展线上线下推介活动,原创英文版城市宣传视频获9万余次传播量。惠和石文化园构建“非遗+国际交流”平台,全年举办海峡两岸非遗艺趣营、闽南民居技艺创新展等20场主题活动,吸引30余位非遗传承人、3500名国际友人及30多名两岸青少年参与。同步优化涉外出行服务,滴滴出行平台上线全英文叫车界面,实现跨境游客便捷出行服务闭环。
三、今后推动计划
我市将持续指导相关涉外涉旅企业不断提升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水平,持续优化入境游客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涉外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外籍游客全流程服务体验,助推我市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