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22-13-01-2024-044
  • 备注/文号:厦文旅答复函〔2024〕172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日期:2024-07-15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3048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7-15

民革界别活动小组:

  《关于繁荣文化市场,提升市民艺术涵养的建议》(第2024304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您提案的内容主要涉及城市文化供给中的演出市场、文艺创作、公共服务等,对此提案我局高度重视,就目前我市的演出市场情况、惠民服务举措、文艺工作重点等内容与联系人进行沟通,联系人表示满意。

  二、措施与成效

  (一)演出市场方面

  我局通过政策奖补、完善服务、规范秩序、行业培育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工作,着力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先后出台了《厦门市关于促进文旅市场加快复苏若干措施的通知》《厦门市繁荣市场演出实施办法》,根据演出规模和演出效益对演出项目给予财政奖励,鼓励举办演出活动,鼓励降低票价吸引观众,促进演出消费,进一步激发演出市场活力。今年共兑现2023年演出市场奖励资金296万,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为我市演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今年以来,演出市场异常火爆,各类演出数量呈井喷态势增长。2024年1-6月,累计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活动1.5万场次以上,包括演唱会、音乐会、舞蹈、话剧、脱口秀、魔术表演等等,内容丰富,品类齐全。

  1.大型演唱会高潮迭起。上半年共举办29场次,尤其从4月份奥体中心投用后,周周举办大型演唱会不落空,场场火爆。陈奕迅、张学友、薛之谦等顶流明星轮番来演,均带来上亿票房,其中外地观众率超70%,发挥了良好的经济带动和周边吸聚作用。

  2.剧院品牌持续升温。剧场类演出产品投入充足,类型丰富。闽南大戏院连续推出越剧、舞剧、主题音乐会等多种品类的演出,“梦回红楼系列”展演一票难求;星巢越、宝龙一城等LiveHouse演出新空间快速成长为音乐产业艺术综合体;“开心麻花”在厦门艺术剧院、厦门嘉庚剧院定期巡演,吸引着许多年轻人奔赴;思明区群众艺术中心定期举办《梦想的翅膀》《冰雪奇缘》《科学幻想秀》等,成为儿童亲子剧的主要场馆;宏泰艺术中心定期举办精选音乐会、钢琴艺术节等,成为举办古典音乐的主要场馆。

  3.旅游演艺每日上演。灵玲国际马戏城的《大闹天宫》,老院子景区的《闽南传奇秀》《海战风云》、方特剧场的《方特嘉年华》等旅游演艺项目每日上演,迎接八方游客。

  4.脱口秀新业态快速发展。来疯喜剧剧场的“脱口秀”演出在SM城市广场、万达广场、古地石广场、中山路步行街等全面铺开,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消费项目。

  5.驻场演出规模初现。以“梦田音乐”为代表的酒吧驻场类演出蓬勃发展,流行乐、爵士乐、民谣、国风、说唱、新锐歌手或外籍歌手的演唱节目丰富多彩,为夜经济提供了强力支撑。

  (二)公共服务方面

  1.2024年厦门市民文化节精彩纷呈。2024年厦门市民文化节创新办节机制,以“乐动厦门 美好生活”为主题,聚焦六大板块,贯穿全年举办,市区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自“五一”假期启动至今,已举办1200余场活动。形成厦门市街头文化艺术展示周、休闲浪漫体验季、市民大舞台、全民艺术赛事等一批全民共享受益、具有厦门特色的全新品牌活动。其中,“乐动厦门”休闲浪漫体验季——咖啡文化生活周亮相以来,受到市民游客的一致好评。

  2.举办厦门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全市文化馆共举办主题活动50场,线上线下逾500多万人次参与,打造了全民、全龄、全域的社会大美育盛典。其中,走进五缘第二实验学校举办厦门青年民族乐团“民乐进校园”专场演出,500多名师生观看现场演出,近2千市民共赏云上民乐盛典,打造一场跨域时空的音乐对话。

  3.艺术培训普及美育生活。今年来文化馆持续面向青年、少儿、中老年等不同群体延时错时开办2季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班、1期冬季短期班,共开设培训项目64个,受益群众达1.7万人次。在此基础上,策划启动“夜厦门 艺起嗨”艺术夜校项目,首期推出15个培训项目,招生500人,所有课程均已火爆约满,为市民搭建起一个“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自由多元的美育平台。

  4.惠民活动供给丰富。在春节、五一、周末等节假日期间策划举办“文化迎春 艺术为民”写春联活动、“我们的节日”文化志愿者走进基层文艺演出、“纸短情长”家书诵读会、海之韵新年合唱音乐会、全民艺术普及成果展演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共10场次,积极走进基层用特色文化服务扮靓市民生活。

  5.馆校联动创建美育示范基地。积极创建“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进一步深化馆校协作和文教融合,在湖里区华昌小学、湖里区实验中学、同安区汀溪中心小学、厦门市大同中学、同安区西塘小学等5所学校建立美育服务点,每周开展艺术辅导进校园工作。结合各场美术展览,在美术展厅中拓展开展沉浸式美育课堂活动32场次;发挥蔡氏漆线雕、惠和石文化园、集美塔、妙吉祥香道、古龙酱文化园、翔安传统文化教育园等6个“厦门市非遗研学点”作用,创新开展“非遗进校园”实践活动25场次。

  (三)艺术创作方面

  我局注重艺术人才培养,一方面不断增加艺术相关经费中用于创意人才培育的比例,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创意人才发展基金,以提高本土优秀创意人才水平。另一方面努力扩展人才发展空间和创作机会,推行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扶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大项目。

  “春节”“五一”等大型节假日期间,市属国有文艺院团在环岛路音乐广场、中山路步行街商圈、中山公园、十里长堤、机场、动车站等地,分别以文艺快闪、小型音乐会、驻场演出等丰富的表演形式,为市民游客献上文艺盛宴,开放式演出让市民游客零距离、沉浸式感受艺术魅力。截止2024年6月底,市属五家国有文艺院团共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惠民演出240场次,惠及群众近6万人次。

  举办“鹭岛群星”2024厦门市民文化节戏剧小品大赛,全市近三十件优秀戏剧作品共同参赛,特别举办优秀剧目提升和剧本点评会,作品质量获国家、省、市专家高度认可,展现厦门戏剧创演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我市城市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有距离。我局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扎实推动演出市场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市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

  (一)进一步加大演出资讯宣传。线下方面,每月发布期刊《演艺资讯》,遍及全市剧院、星级酒店、机场、旅游集散中心、商务写字楼、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线上方面,通过门户网站、厦门文旅、思明快报、厦门旅游年卡及市属国有院团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形成媒体矩阵,每周发布《一周演艺资讯》,促进我市演出信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市场秩序维护。针对演出市场恢复发展后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牵头建立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协同监管机制,通过座谈会、联席会、研判会等形式沟通信息、联合执法等,保障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三)进一步培养市民兴趣,营造良好环境。一方面持续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市民艺术兴趣。另一方面创新补贴模式,将一部分补贴院团的经费改为补贴市民,尝试引入市场机制,让市民“用脚投票”,倒逼各文化企业优化运营机制、提升演出质量,以更好满足观众需求,形成互惠合作、良性竞争的局面。

  (四)进一步打造群文活动品牌。围绕2024年厦门市民文化节,组织办好广场舞比赛、南音比赛、少儿故事大王比赛、民乐进校园等品牌活动。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策划开展“海之韵”合唱音乐会、民乐专场演出等一系列主题群众文化活动。

  (五)进一步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组织文艺骨干积极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打磨小品《今晚就出发》,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赛、福建省曲艺丹桂奖等赛事。继续推进馆办团队的正规化建设,向全市招募成人舞蹈队、少儿舞蹈队、群星工作坊新队员。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7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